时间: 2025-05-04 06: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19
古代称管理农事的大臣。
1.
【穑】
(形声。从禾,啬(sè)声。声符有表意作用,见前。本义:收获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穑即啬之后出字。-穑,谷可收曰穑。 、 《书·洪范》。王肃注:“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土爰稼穑。 、 《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组词】
穑民、 穑地、 穑臣、 穑督、 穑养
2.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 《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 、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 、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 、 《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 、 《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 、 《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 臣役、 臣御、 臣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