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6:25
“东横西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东西倒置,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没有秩序。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摆放得乱七八糟,没有条理,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状态混乱无序。
“东横西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方向和秩序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在**文化中,秩序和整洁被视为美德,因此“东横西倒”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缺乏管理和自律。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混乱、无序和不安。它可能让人想到需要整理和清理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房间,提醒他需要整理。这个成语简洁而形象,很好地传达了我的意思。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东横西倒的书架,藏着岁月的秘密,每一页都是时间的痕迹。”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画,画中物品散落一地,无序摆放。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混乱的噪音,如物品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disarray”或“in a m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混乱无序的概念是相似的。
“东横西倒”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混乱无序的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口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简洁而形象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1. 【东横】 古代贵族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