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2:55
放射性雨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降水,如雨、雪或雾。这些放射性物质通常来源于大气中的核爆炸、核事故或核设施的泄漏。放射性雨中的物质可能包括放射性碘、铯、锶等,它们对人体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
放射性雨一词结合了“放射性”和“雨”两个词汇。“放射性”源自拉丁语“radiatus”,意为“辐射”,而“雨”则是自然现象的描述。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核事故的频发,这一词汇在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核能敏感的社会中,放射性雨常常与核恐惧和环境灾难联系在一起。例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后,放射性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反映了人们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忧。
放射性雨往往引发人们的恐惧和不安,因为它象征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环境破坏。它也可能唤起对核能使用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在福岛核事故后,我亲眼目睹了放射性雨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核能的潜在风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放射性雨可以被描绘为“天空的眼泪,带着末日的预兆”,以此表达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结合图片,放射性雨可能被描绘为灰暗、模糊的雨景,带有不祥的氛围。在音乐中,它可能与低沉、忧郁的旋律相结合,传达出沉重和不安的情绪。
在不同语言中,如日语的“放射能雨”和俄语的“радиоактивный дождь”,放射性雨的概念和担忧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全球对核能问题的共同关注。
放射性雨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情感层面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反应。了解和关注放射性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核能的利弊,以及我们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