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1:44
词汇“折足覆餸”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折足覆餸”字面意思是指因为脚受伤而无法行走,导致饭菜被翻倒。这个成语比喻因为一个小错误或不幸**,导致整个计划或局面失败。
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历史悠久,广泛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反映了人重视细节和预防的文化特点。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细心,避免因小失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整个活动失败的例子,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折足覆餸”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细雨绵绵,折足覆餸,一念之差,满盘皆输。”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因为脚伤无法行走,手中的饭菜不慎翻倒,这个场景可以引发对“折足覆餸”的深刻理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hain is only as strong as its weakest link”,强调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小错误可能导致整体失败。
“折足覆餸”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细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预防和细心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二子审己量,乃视其力小任重,~而犹不止者有异矣。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
3.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
4. 【餸】 方言,下饭的菜:“白饭虽有了,~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