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8:25
玉篇:《玉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字书,由南朝梁代的顾野王编撰,成书于公元543年。它是继《说文解字》之后的一部重要字书,主要用于解释汉字的字义、字音和字形,对后世的字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玉篇》的名称来源于其编纂者顾野王希望这部字书能够像玉一样珍贵和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篇》成为了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玉篇》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部字书,也是研究古代汉字和语言的重要文献。在古代,字书的编纂和研究是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篇》正是这一传统的体现。
提及《玉篇》,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学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字的尊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珍视,让我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感。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曾多次参考《玉篇》来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学者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在古卷的尘埃中,
玉篇的光辉依旧,
顾野王的笔下,
文字如玉,传承千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着古旧的《玉篇》,书页的沙沙声和墨香交织,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篇》的词汇,但类似的字书或辞书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拉丁语的《Etymologiae》或阿拉伯语的《Kitab al-Ayn》。
《玉篇》不仅是一部字书,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它在我对汉字和古代文献的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篇】
(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引证】
《说文》-篇,书也。…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 、 《论衡·书说》-著文为篇。 、 《汉书·公孙宏传》-著之于篇。 、 《游天台山赋》-故事绝于常篇。
【组词】
篇翰、 篇卷、 篇册、 篇典、 篇秩、 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