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9:19
词汇“乡信”的深入学*和分析:
“乡信”字面意思是指来自家乡的信件,通常包含家人或朋友的消息和情感。基本含义是家乡的消息或书信,传递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怀。
“乡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乡”指家乡,“信”指信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乡信”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乡信”承载着浓厚的乡愁和亲情,是维系远方游子与家乡情感的重要纽带。在现代社会,虽然电子通信取代了部分书信功能,但“乡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依然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
“乡信”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感动,它让人联想到家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这种情感反应在远离家乡的人心中尤为强烈。
个人经历中,收到一封乡信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尤其是在孤独或困难时刻,乡信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在诗歌中,“乡信”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切的思乡之情:
乡信一封抵万金,
字字句句暖我心。
虽隔千山万水远,
亲情如故不变心。
视觉上,“乡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写着熟悉的字迹。听觉上,拆开信封的声音和阅读信件时的内心独白,都能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家书”在英语中对应“home letter”或“family let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递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乡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具体的通信功能,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乡信”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增强与家乡和亲人的情感联系。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