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1:51
“早堂”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早晨的或课程,尤其是在或教育背景下。例如,在**寺庙中,“早堂”可能指的是早晨的诵经或讲经活动;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早堂”可能指的是早晨的第一节课或早会。
“早堂”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早”和“堂”两个字组成。“早”表示时间上的早晨,“堂”在古代汉语中指或讲学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堂”逐渐固定为指代早晨的或课程。
在传统文化中,早晨被视为一天中最重要的时段,因此“早堂”在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日常活动,也体现了对时间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早堂”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僧侣的诵经声或是学生的朗朗读书声,给人一种清新和充满希望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寺庙体验过“早堂”,那种清晨的宁静和僧侣们的诵经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体验让我对早晨的时间有了新的认识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早堂”:
晨曦微露,钟声悠扬, 早堂诵经,心静如水。 书声琅琅,学子勤奋,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寺庙的画面,僧侣们在晨光中诵经;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宁静的晨曲,伴随着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被称为“morning assembly”(早晨**)或“matins”(晨祷),虽然具体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早晨时间的重视。
“早堂”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指代早晨的*或课程,也体现了对时间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早堂”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惯。
1.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