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5:12
大名鼎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大的名字像鼎一样响亮”,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有名,声誉极高,广为人知。
大名鼎鼎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历史人物、文化名人或重大**,增强叙述的权威性和感染力。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敬仰或赞扬。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界、艺术界,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在该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人物或作品。
同义词:赫赫有名、声名显赫、名噪一时 反义词:默默无闻、无名小卒、不为人知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不同,如“赫赫有名”更强调名声的显赫,“声名显赫”则强调名声的高贵和显著。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不为人知或名声不显。
大名鼎鼎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祭祀和宴会中重要的器具,因此“鼎鼎”在这里象征着重要和显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
在文化中,大名鼎鼎** 常常与尊贵、权威和传统价值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各自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的人物,反映了社会对这些人物的尊重和认可。
大名鼎鼎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如伟大的领袖、杰出的科学家或艺术家。这个词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对这些人物的敬仰和赞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大名鼎鼎的教授的演讲,他的见解深刻,语言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大名鼎鼎的岁月里, 英雄的名字如星辰般璀璨。”
大名鼎鼎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鼎,那种庄重、雄伟的视觉形象,以及古代钟鼎鸣响的庄严声音。
在英语中,大名鼎鼎 可以对应为 "well-known" 或 "famous",但这些词缺乏“鼎鼎”所蕴含的权威和庄重感。
大名鼎鼎 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某人或某事物的高知名度,还蕴含了对这些人物或事物的尊重和敬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杰出人物的敬意,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当时有华灵毡士者,~之学者。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
4.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