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2:05
“不眠之夜”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的夜晚。基本含义是指经历了一个夜晚的清醒,没有入睡的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因为焦虑、兴奋、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入睡的夜晚。
“不眠之夜”是由“不眠”和“之夜”两个词组合而成。在中文中,“不眠”意味着无法入睡,“之夜”指的是夜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含义和用法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夜晚常常与思考、反省和情感表达联系在一起。因此,“不眠之夜”不仅仅是一个生理状态的描述,也常常被赋予了情感和哲学的色彩。
“不眠之夜”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焦虑。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因为重要**或压力而无法放松的夜晚,以及在这些夜晚中人们可能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波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因为即将到来的重要面试,我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那个晚上,我反复思考可能的问题和答案,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眠之夜”:
在那不眠之夜的静谧中,
星辰低语,月光轻抚,
心灵在无边的思绪中漂泊,
寻找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
视觉上,“不眠之夜”可能让我联想到昏暗的房间中,一个人孤独地坐在窗边,凝视着外面的星空。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寂静,偶尔被远处的车声或风声打破。
在英语中,“不眠之夜”可以对应为“sleepless night”或“night of insomnia”。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来描述无法入睡的夜晚,但其情感色彩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不眠之夜”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生理状态,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眠】
(形声。从目,民声。本义:闭上眼睛)。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眠,寐也。 、 《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 、 《楚辞·招魂》-致命于帝,然后得眠些。 、 《山海经·东山经》-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 、 《聊斋志异·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