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8:38
“传道”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传播的教义或道德原则。在语境中,它特指领袖或信徒向他人宣讲信仰、教义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传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教义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形式的道德或理念的传播。
在许多文化中,“传道”与活动紧密相关,尤其是在教文化中,传道是教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层面,传道也指代任何形式的价值观或理念的传播。
“传道”一词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从尊敬和敬畏(对于**传道者)到厌烦和抗拒(对于被强迫接受观点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热衷于传道的环保主义者,他通过各种方式向社区传播可持续生活的理念,这让我对“传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传道”可以被用来描述一种精神的传播:
在寂静的夜晚,星光传道, 无声的教诲,穿越时空的隧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传道者在讲坛上宣讲,听众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庄严的**音乐,如教堂的管风琴声。
在不同文化中,“传道”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preach”通常指代**传道,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这一行为。
“传道”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通过深入理解“传道”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