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1:40
孙枝: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树枝上的小枝条,特别是指从主枝上分出来的次级枝条。在植物学中,它也可以指代植物的侧枝或分枝。
在文学中,“孙枝”可能被用来比喻家族中的后代或分支,如“家族的孙枝”意味着家族的子孙后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植物或树木时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园艺或植物学,“孙枝”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植物的结构。
同义词:侧枝、分枝、小枝 反义词:主干、主枝
“孙枝”这个词源于对植物结构的直观描述,其字面意思即为“像孙子一样的枝条”,比喻从主枝上分出来的次级枝条。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孙枝”可能与家族观念和血脉传承有关,象征着家族的延续和繁荣。在农业社会中,对植物的细致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孙枝”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生命力的感觉,因为它与自然界的生长和繁衍紧密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家族的温暖和生命的延续。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花园或公园中的树木时使用“孙枝”这个词,尤其是在需要区分不同层次的枝条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孙枝轻摇,花儿在阳光下微笑。”
看到“孙枝”这个词,我可能会想象到一幅画面:一棵大树在春风中摇曳,细小的枝条上点缀着嫩绿的叶子和鲜艳的花朵。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树枝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ranch”或“twig”,但它们没有“孙枝”那种家族和血脉的象征意义。
“孙枝”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对话,但在描述植物结构和比喻家族传承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家族的深刻理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2.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