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10:00
词汇“寡孤”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寡”和“孤”。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寡孤”通常指那些既丧偶又无子女的人,或者泛指孤独无依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寡孤”常与悲情、不幸联系在一起,社会对这类人群有一定的同情和关怀。
这个词给人一种凄凉、无助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孤独的老人或无依的孩子,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或社区活动中遇到“寡孤”的老人,他们的故事常常触动人心。
在诗歌中,可以用“寡孤”来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如“夜深人静,寡孤的灯火在风中摇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lonely”或“orphan”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寡孤”这个词更具体地指向了丧偶和无子女的状态。
“寡孤”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类人群的态度和关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意义。
1.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2.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