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36
摧陷廓清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摧、陷、廓、清。字面意思分别是:摧毁、陷入、廓大、清洁。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摧毁和清除,通常用来形容彻底解决问题或清除障碍,使之变得干净、清晰。
在文学作品中,摧陷廓清 常用来形容战争或斗争中彻底击败敌人,清除障碍,使局面变得明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军事分析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彻底的政策改革或战略行动。
同义词:彻底清除、一扫而空、彻底解决 反义词:保留、维持、拖延
摧陷廓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描述各种彻底的改变和清除行动。
在文化中,摧陷廓清** 常与改革和革命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彻底的改变和进步。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描述那些旨在彻底改变现状的努力。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强烈、彻底的感觉,带有一定的积极和解放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彻底的胜利和清晰的未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使用摧陷廓清 来形容一个项目团队如何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中心,我们摧陷廓清,
旧日的阴影,一扫而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场胜利的画面,士兵们在清理战场,象征着摧陷廓清的胜利。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象征着战斗的胜利和清理的开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weep away" 或 "clear out",但这些表达没有摧陷廓清 那种强烈的彻底性和历史深度。
摧陷廓清 是一个富有力量和深度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清除,也象征着思想和制度上的彻底变革。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彻底改变和胜利的概念。
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也。
凭实验不凭虚境,举一切神鬼妖狐之见,~。
1.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2.
【陷】
(会意兼形声。从阜(fù);从臽,臽(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 《论语》。孔注:“下也。”-不可陷也。 、 《国语·鲁语》。注:“坠也。”-上陷而不振。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拥而入,人马俱陷。
【组词】
陷狱、 沉陷
3.
【廓】
(形声。从广(yǎn),郭声。“广”甲骨文、金文象屋墙屋顶形,这里表示与建筑物有关。本义:通“郭”。外城)。
同本义。
【引证】
《盐铁论·论功》-匈奴无城廓之守。
【组词】
城廓
4.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