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1:06
太平无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平”表示平静、安宁,“无事”表示没有事情发生,没有麻烦或问题。基本含义是指社会安定,没有战争、灾难或纷争,一切都很平静和顺利。
“太平无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太平无事”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相联系,强调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追求“太平盛世”,即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和谐的家庭氛围或是稳定的政治环境。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感到安心和满足。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段平静的日子时使用过“太平无事”,比如在分享假期生活时,提到那段时间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很平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太平无事,
柳絮轻飘,岁月静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ace and quiet”或“all is wel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安宁和平静的意境是相似的。
“太平无事”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普遍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钱钟书《围城》:“直到大考,~。”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