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7:45
根雕:根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通过雕刻、打磨等工艺手段,创作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或实用品。根雕艺术强调对原材料自然美的尊重和利用,追求作品与自然形态的和谐统一。
根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在**,根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根雕作品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雕技术不断发展,材料选择和雕刻风格也日益多样化。
在**文化中,根雕被视为一种传统艺术,它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艺,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根雕作品常常被用作礼品或装饰品,传递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根雕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的美丽和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根雕艺术展览,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根雕:
在岁月的河流中,
树根沉睡,梦见风的低语。
艺术家的心,触摸自然的脉搏,
根雕,时间的诗,生命的画。
根雕作品的视觉联想是自然界的复杂纹理和形态,而听觉联想可能是雕刻时木屑落地的沙沙声,或是作品完成后人们欣赏时的赞叹声。
在不同文化中,根雕可能有着不同的名称和表现形式。例如,在日本,类似的工艺被称为“木根雕”(木根彫),在西方,可能被称为“root carving”或“wood root art”。
根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自然美的体现。通过对根雕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根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觉和情感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世界。
1.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2.
【雕】
(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引证】
《书·太古誓》-流之为雕。 、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 、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雕而有角。 、 唐·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组词】
雕悍、 雕鸷、 雕鹗、 金雕;海雕;坐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