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5:56
词汇“格其非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格其非心”可以拆分为“格”、“其”、“非”、“心”四个字。其中,“格”可能指格式、规范,“其”指代某人或某物,“非”表示否定或不是,“心”指内心或思想。综合来看,“格其非心”可能指的是纠正或规范某人的错误思想或心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样的词汇,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深奥的哲学思想或心理状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示例句子可能较为牵强: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学术圈内的术语。
如果该词汇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背景中,它可能与某种哲学思想或教育理念相关,强调纠正错误思想的重要性。
该词汇可能给人一种严肃、正经的感觉,联想到教育、哲学等领域。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可能在特定的学术讨论或教育场景中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尝试这样使用:
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们“格其非心”,
追求真理的光芒,
照亮前行的道路。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可能联想到一些严肃的学术讲座或教育视频。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进行跨文化比较。
“格其非心”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纠正错误思想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绳愆纪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1. 【格】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