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58:43
词汇“攫”和“鸷”都是汉语中的单音节词,但它们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组合成复合词“攫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下面我将对“攫鸷”进行深入分析:
攫:字面意思是用爪子抓取,引申为夺取、抢夺。 鸷:原指猛禽,如鹰、雕等,引申为凶猛、狠毒。
攫鸷:结合两个词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行为凶猛、狠毒,像猛禽一样迅速而无情地夺取或攻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攫鸷”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凶狠或行为的残忍,如“他的眼神如同攫鸷的猛兽,令人不寒而栗。”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因为这个词较为文雅且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政治领域,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行为的掠夺性或侵略性。
同义词:凶狠、残忍、狠毒、狡诈 反义词:仁慈、温和、善良、和蔼
攫: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鸟类用爪子抓取,后来泛指抓取、夺取。 鸷:同样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猛禽,后来引申为凶猛、狠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猛禽如鹰、雕等常被赋予勇猛、高傲的象征意义,而“攫鸷”则更多地被用来形容负面的人或行为,反映了人们对凶猛行为的负面评价。
情感反应:使用“攫鸷”这个词时,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不安,因为它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攻击性和威胁感。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猛禽捕食的场景,或者是某些人在权力斗争中的无情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况或负面行为时,它可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攫鸷”来描绘一种强烈的情感或场景,如:
夜幕下,攫鸷的影子
在寂静中悄然掠过,
带着冷酷的目光,
和不可一世的傲慢。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猛禽在空中翱翔,准备捕食的画面。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猛禽的叫声,或者是某些紧张、激烈的音乐。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erocious”或“predatory”来形容类似的行为或性格。
“攫鸷”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用来形容那些凶猛、狠毒的行为或性格。它在文学和某些专业领域中有着特定的应用,但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1.
【攫】
(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攫,执也。 、 《礼记·儒行》-鸷虫攫搏。 、 《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盗跖弗攫。 、 《汉书·黄霸传》-鸟攫其肉。
【组词】
攫取、 攫捷、 攫啄、 攫搏、 攫噬
2.
【鸷】
(会意。从鸟,从执,执亦声。本义: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鸷,击杀鸟也。 、 《礼记·儒行》。注:“猛鸟猛兽也。”-鸷虫攫搏不程勇者。 、 《离骚》-鸷鸟之不群兮。 、 唐·刘禹锡《养鸷词》-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组词】
鸷腾、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鸷视
凶猛;残暴。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