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37
攫盗(jué dà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抢夺、盗窃”。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暴力或非法的手段,通过强力或秘密的方式夺取他人的财物。
“攫”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用手抓取;“盗”字则指偷窃。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攫盗”这个词汇,强调了通过强力或秘密手段夺取财物的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攫盗”通常被视为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与正义和道德相对立。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攫盗”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危险的感觉,联想到暴力和非法行为,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和厌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攫盗”这个词,但如果听到或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们会立刻理解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攫盗”来象征贪婪和欲望,如:
黑夜中,贪婪的手, 攫盗了星光的温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obbery”或“theft”,但“攫盗”更强调暴力和非法手段。
“攫盗”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强调了通过强力或秘密手段夺取财物的行为。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应用,给人以负面、危险的联想。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行为。
1.
【攫】
(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攫,执也。 、 《礼记·儒行》-鸷虫攫搏。 、 《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盗跖弗攫。 、 《汉书·黄霸传》-鸟攫其肉。
【组词】
攫取、 攫捷、 攫啄、 攫搏、 攫噬
2.
【盗】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同本义。
【引证】
、 《荀子·脩身》-窃货曰盗。 、 《庄子·山水》-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 《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奸。 、 《荀子·不苟》-盗名不如盗货。 、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国人善盗乎?
【组词】
偷盗、 盗跖下惠、 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