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10:54
拜会: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正式地去访问某人,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尊敬的场合。它强调的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常用于对上级、长辈或重要人物的访问。
“拜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拜”字原指行礼,表示尊敬;“会”字则指会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描述正式访问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拜会”强调的是一种礼仪和尊重,这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它体现了对长辈、上级或重要人物的尊敬和礼貌。
“拜会”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穿着正装、举止得体的场景,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有一次拜会公司的高层领导,那是一次非常正式的会议,我需要提前准备,确保所有细节都符合礼仪要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拜会”:
春风拂面,我拜会了久违的友人,
在绿意盎然的公园,我们畅谈往昔。
想象一下,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士走进一间装饰典雅的办公室,轻轻敲门,然后恭敬地进入,这画面和轻柔的古典音乐相结合,完美地体现了“拜会”的氛围。
在英语中,“拜会”可以对应为“pay a visit”或“call on”,但这些表达不如“拜会”那样强调正式和尊敬的意味。
“拜会”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礼仪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拜会”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融入和理解**文化。
1.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引证】
《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手,稽手。 、 《礼记·郊特性》-拜,服也。 、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 宋·王傥《唐语林·雅量》-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
2.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