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28
词汇“三支”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词汇。
“三支”字面意思是指三根或三个分支。它可以指物理上的三个部分,如三支箭、三支笔等,也可以指抽象的三个分支或部分,如三支队伍、三支力量等。
在不同的语境中,“三支”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例如:
“三支”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其词源较为简单,由数字“三”和名词“支”组成。在汉语中,“支”可以表示分支、支撑或物品的单位,因此“三支”自然表示三个分支或三个单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三支”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三”有时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因此“三支”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
“三支”作为一个中性词汇,通常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三支箭”可能让人联想到勇气和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三支”可能用于描述具体的物品或情况,如在购物时提到“三支笔”或“三支口红”。
在诗歌中,“三支”可以用来创造意象,如:
三支箭,射向天际,
象征着不屈的意志。
三支笔,书写未来,
描绘着梦想的蓝图。
结合图片,“三支”可能让人联想到三支箭并排的画面,或三支笔整齐排列的场景。在听觉上,提到“三支”可能让人想到清脆的箭矢声或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三支”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含义可以通过相应的词汇组合来表达。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three arrows”或“three pens”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三支”作为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灵活的用法。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尤其是在需要描述具体物品或抽象概念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