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8:27
词汇“田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田”指的是农田,“凭”可以理解为凭证或证明。结合起来,“田凭”可能指的是关于农田的凭证或证明文件。
“田凭”的基本含义是指证明某人拥有或使用某块农田的官方文件或凭证。这种凭证通常包含土地的面积、位置、所有权人等信息。
在古代**,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田凭”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证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现代,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法律文件或农业相关的专业领域中。
“田凭”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土地管理制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更多使用“土地证”或“地契”等词汇来表示类似的法律文件。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因此“田凭”在古代社会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法律上的凭证,也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象征。
对于我来说,“田凭”可能带来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土地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遇到与“田凭”相关的经历,但了解这个词汇让我对古代**的土地管理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田凭”:
古老的田凭,
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每一寸土地,
都承载着农民的希望。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农手持泛黄的田凭,站在广阔的田野中,背景是夕阳的余晖。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悠扬的古筝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土地所有权证明文件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例如在西方国家,可能使用“deed”(契约)来表示。
通过对“田凭”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了解这样的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让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