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5:05
田制: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它规定了土地的分配、使用和所有权等方面的规则。田制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如井田制、均田制等,每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
在文学中,田制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或农民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或社会学的专业领域,田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土地制度、耕作制度 反义词:无,因为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术语,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田制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田”指的是耕地,“制”指的是制度或规则。随着**历史的发展,田制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等多种形式的演变。
田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还涉及到社会等级、税收和军事征召等方面。
田制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依赖,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田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农民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田制这个词汇来描绘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与土地的关系。
田制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农田的景象,或者是古代农民劳作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农业制度,也有类似的概念,但具体的制度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田制作为一个历史学术语,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文献和文化背景。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