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18
咸土:字面意思是指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壤。这种土壤由于盐分含量高,通常不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因此对农业生产有负面影响。
“咸土”一词直接来源于汉语,其中“咸”指的是盐分,“土”指的是土壤。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对盐碱地的描述,但“咸土”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可能是在现代土壤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特别是西北地区,咸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经常开展改良咸土的项目,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咸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荒凉和艰辛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干旱、贫瘠和不易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在我的家乡,有一片曾经被咸土覆盖的土地,经过多年的改良,现在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农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咸土”:
咸土之上,风沙漫卷, 生命的绿洲,何其遥远。 但见那坚韧的根, 在盐碱中,悄然生长。
看到“咸土”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片灰白色的土地,听到风沙呼啸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进一步强化了咸土给人的荒凉感。
在英语中,“咸土”可以对应为“saline soil”或“alkali soil”。不同文化中对咸土的处理和认知可能有所不同,但都面临着如何改良和利用这类土壤的挑战。
通过对“咸土”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土壤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科学术语,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多维度意义,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咸】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引证】
《书·君奭》-咸刘厥敌。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