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1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11:58
词汇“咸五登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在现有的汉语词典和网络资源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因此,我们无法提供关于这个词汇的基本定义、语境分析、示例句子、同义词与反义词、词源与演变、文化与社会背景、情感与联想、个人应用、创造性使用、视觉与听觉联想以及跨文化比较的具体内容。
由于“咸五登三”不是一个已知的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你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或者是指的其他词汇,请提供详细信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反思的是,语言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常见的词汇或表达,这些词汇可能在特定的文献、方言或历史文本中出现。对于这类词汇,了解其出现的上下文和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要保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对于不熟悉的词汇要勇于查询和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库。
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南齐书·王融传》:“然后天云动,勒封岱宗,~,追踪七十,百神肃警,万国俱僚。”
1.
【咸】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引证】
《书·君奭》-咸刘厥敌。
2.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3.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4.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