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7:35
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是一艘俄国战舰的名称,但更广为人知的是因为它与1925年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执导的一部无声电影同名。这部电影名为《战舰波将金号》(Bronenosets Potemkin),讲述的是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波将金号战舰上的水兵起义反抗沙皇政权的故事。
在文学和电影领域,“战舰波将金号”通常指的是这部电影及其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和电影艺术。在历史和军事领域,它可能指代实际的战舰及其在俄国历史中的角色。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电影史或俄国历史时。
同义词:革命战舰、起义舰艇(特指其历史);经典电影、先锋电影(特指电影作品) 反义词**:忠诚战舰(相对于起义的战舰);商业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
“波将金号”源自俄语“Потёмкин”,是以俄国贵族格里戈里·波将金(Grigory Potemkin)命名的。在电影史上,这个名字因为爱森斯坦的电影而变得家喻户晓,成为了电影艺术和革命象征的代名词。
《战舰波将金号》电影在苏联时期被用作宣传工具,展示了革命的力量和人民的意志。它对后来的电影制作和叙事技巧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使用蒙太奇手法方面。
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革命、反抗压迫的情感反应,以及对电影艺术创新的赞赏。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电影的视觉风格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
在讨论电影史或俄国历史时,我可能会引用《战舰波将金号》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艺术如何影响社会意识和政治观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在波将金号的甲板上,革命的浪潮涌动,黑白的光影交错,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观看《战舰波将金号》电影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海军制服、战舰的外观,以及电影中的经典配乐,这些都构成了对那个时代的视觉和听觉记忆。
在不同文化中,“战舰波将金号”可能被翻译为不同的名称,但其作为电影艺术和革命象征的意义是普遍认可的。
“战舰波将金号”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名称,也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它提醒我们艺术的力量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背后的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舰】
(形声。从舟,监声。本义:大型的战船)。
同本义。
【引证】
《玉篇》-舰,版屋舟。 、 、 《文选·陆机·辨亡论下》-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 、 《资治通鉴》-方连船舰。 、 、 宋·文天祥《 后序》-北舰十余里。
【组词】
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舰户
3.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4.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6.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