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7:17
“以邻为壑”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邻居的田地当作沟壑,比喻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损失的自私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邻为壑,非仁也。”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某人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对周围人的影响。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资源分配不公或政策制定中的短视行为。
同义词: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利己主义 反义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利他主义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强调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上有所不同,但都与“以邻为壑”在道德评价上形成对比。
“以邻为壑”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农业社会,当时人们依赖土地生活,因此如何处理与邻居的关系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用于描述个人行为,也用于批评政策或社会现象。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和“和谐”,因此“以邻为壑”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利益的人。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自私、冷漠和短视的行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应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或组织采取“以邻为壑”的策略,这时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利益的河流中,有人以邻为壑,忘记了仁爱的桥梁。”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挖沟,沟的另一边是他的邻居的田地,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以邻为壑”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hift the burden onto others”或“to pass the buck”,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自私行为。
“以邻为壑”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应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战国时期魏国宰相白圭,他在国内大兴水利,发展农业,他在治理洪水方面采取修筑堤坝,阻拦洪水流入国内。他骄傲地对孟子说他治水胜过大禹。孟子说大禹治水是以海为壑,而你是以邻为壑,把洪灾推给了邻国
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甚至~。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邻】
(形声。从邑,粦(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引证】
《说文》-邻,五家为邻。 、 《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陈造《泊慈湖北岸》-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组词】
邻伍、 邻里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