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57:44
“共产主义风格”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相符合的行为、艺术、建筑或生活方式的特征。它强调集体主义、平等、无私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
在文学中,“共产主义风格”可能表现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强调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评价特定政策或社会结构是否符合共产主义原则。
同义词与“共产主义风格”在强调集体利益和平等方面相似,但“社会主义风格”可能更侧重于社会福利和经济平等。反义词则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导向。
“共产主义风格”源自共产主义理论,该理论起源于19世纪,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了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在20世纪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和中国,共产主义风格在政治、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影响了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和社会组织方式。
对于一些人来说,“共产主义风格”可能唤起对平等和正义的向往,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与集权和限制个人自由的负面印象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展览中看到过展示共产主义风格的建筑和艺术作品,这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理想和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共产主义风格的花园里,每一朵花都为集体的美丽而绽放,无私地共享着阳光和雨露。”
想象一座巨大的公共图书馆,它的设计体现了共产主义风格,强调开放和共享。背景音乐可能是庄严的进行曲,象征着集体的力量和团结。
在不同文化中,“共产主义风格”可能被翻译为不同的词汇,但其核心理念——集体主义和平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共产主义风格”是一个复杂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理论,还渗透到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意义。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5.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6.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