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6:00
“外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某个物体或空间的表面之外的部分,或者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外部。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界限或范围之外的地方。
在不同的语境中,“外边”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语气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内部或界限之内的部分。
“外边”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边”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外部和边缘。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外边”常常与“家”相对,家是内部,外边是外部,这种内外之分在传统观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外边往往代表着未知、冒险和挑战。
“外边”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开阔的空间、自由和探索。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深刻体会到“外边”的意义。当我离开熟悉的环境,踏入一个全新的城市时,外边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外边”:
外边的风,轻拂着远方的梦, 外边的星,照亮了夜行的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海边,望着外边的海洋,海浪的声音和海风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外边的广阔与自由。
在英语中,“外边”可以对应为“outside”,在法语中为“dehors”。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外边”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联想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外边”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边】
(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 、 《尔雅》-边,垂也。 、 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 边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