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53
“仁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仁”和“术”两个字组成。其中,“仁”通常指代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仁慈,是一种道德伦理的核心概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而“术”则指技艺、方法或手段。因此,“仁术”字面意思是指以仁爱为出发点的技艺或方法,强调在实践中的道德关怀和人文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仁术”常用来形容那些既有效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治疗方法或管理手段。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医学、管理学等,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技术和方法的道德层面。
“仁术”源自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与实践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被用于强调技术和方法的人文关怀层面。
在**传统文化中,“仁术”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在现代社会,这个词被用来强调在各个领域中技术和方法的道德层面,特别是在医疗和管理领域。
“仁术”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实践中不仅追求效率,更注重人文关怀的专业人士。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医生,他的治疗不仅技术高超,更充满了仁爱之心,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仁术”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仁术”:
在医者的手中,仁术如春风拂面,
治愈的不仅是病痛,更是心灵的创伤。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医生温柔地为病人治疗,周围是温馨的灯光和柔和的音乐,这种场景完美地体现了“仁术”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mpassionate care”或“humanistic approach”,强调在技术和方法中融入人文关怀。
“仁术”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我在任何实践中都要注重人文关怀,追求技术和道德的和谐统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仁】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引证】
《说文》-仁,亲也。 、 《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组词】
仁人、 仁术、 仁宇、 仁瑞、 仁朴、 仁笃、 仁诲、 仁鄙
2.
【术】
白术 。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羽裂,边缘有刺状细锯齿,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
【引证】
《尔雅·释草》-术,白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