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5:21
“弄玉吹箫”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字面意思是指玩弄玉制的箫,即吹奏玉箫。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或艺术修养,尤其是指那些精通音乐、擅长乐器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弄玉吹箫”常被用来描绘一种优雅、宁静的生活状态,或是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谈论文化艺术或古代文人生活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音乐文化或文人的生活方式。
同义词:
反义词:
“弄玉吹箫”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具体故事涉及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她的丈夫萧史。传说中,弄玉擅长吹箫,能引来凤凰,后与萧史一同乘凤升天。这个成语因此被用来象征高雅的艺术修养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与文人的修养和道德追求紧密相关。因此,“弄玉吹箫”不仅代表了音乐艺术,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古琴和箫声。它唤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常见到有人真正“弄玉吹箫”,但这个成语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热爱音乐、追求艺术生活的人。例如,一个朋友如果经常在家中弹奏古筝或吹奏笛子,我们可以说他过着“弄玉吹箫”的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弄玉吹箫声,
清风徐来水波平。
琴瑟和鸣夜未央,
古韵今宵共长情。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文人坐在竹林中,手持玉箫,轻轻吹奏。背景音乐是悠扬的箫声,伴随着竹叶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laying the harp”(弹奏竖琴),也是一种象征优雅和艺术修养的活动。然而,“弄玉吹箫”更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与特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弄玉吹箫”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在现代,它仍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热爱艺术、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时期,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上善于吹箫的箫史,于是跟他学起吹箫来。秦穆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同时为他们建立一座宫殿凤台。弄玉很快学会了吹箫,他们在凤台吹箫,引来了一只凤凰前来倾听,并伴着优美的乐声飞舞
你知道~的故事吗?
1. 【弄】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4.
【箫】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引证】
《说文》-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 、 《周礼·小师》。注:“编小竹。”-箫管弦歌。 、 《淮南子·齐俗》-若风之过箫。 、 《五经通义》-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 、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 唐·李朝威《柳毅传》-箫韶以随。
【组词】
箫韶、 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