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34
山岭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连绵起伏的山脉或山脊,通常用来描述一系列相连的山峰或山脊线。它强调的是山的地理形态,尤其是那些高耸、连绵的部分。
在文学中,“山岭”常被用来象征坚韧、永恒或壮丽,如在诗歌中描绘自然美景时。在口语中,它可能更侧重于描述具体的山脉或山脊,如“穿越那片山岭”。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地质学中,“山岭”可能会有更精确的定义和使用。
同义词:山脉、山脊、山系
反义词:平原、盆地
“山岭”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山”和“岭”两个字组成,“山”指山峰,“岭”指山脊。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山岭”一词的使用,其含义与现代基本一致。
在**文化中,山岭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如象征着坚韧不拔、高远志向等。在社会背景中,山岭也常与边疆、防御等概念相关联,如长城多沿山岭而建,以增强防御能力。
“山岭”一词常带给人一种壮丽、宏伟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它也常激发人们对探险、征服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山岭可能与旅行、徒步等户外活动相关,如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穿越了一片险峻的山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岭如巨龙蜿蜒,云雾缭绕其巅,晨曦初照,金光洒满山间。”
结合图片,山岭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覆盖着绿树或白雪。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或是鸟鸣回荡在山间。
在英语中,“山岭”可以对应为“mountain range”或“mountain ridge”,在不同文化中,山岭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山的地理形态和自然美景。
通过对“山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也是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山岭”可以增强描述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岭,山道也。 、 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