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2:58
“亭驿”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亭”和“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亭”通常指的是一种小型的建筑物,如路边的休息站或瞭望台,而“驿”则是指古代传递官方文书和接待官员的驿站。因此,“亭驿”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古代道路上设置的供人休息、传递信息和接待官员的设施。
在文学作品中,“亭驿”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旅行或官员巡视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相关的讨论中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旅游学中,“亭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交通、通信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亭驿”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和交通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的亭驿逐渐被现代的交通和通信设施所取代,但在文化和历史研究中,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古代,亭驿是官方通信和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休息和补给的场所,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因此,亭驿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提到“亭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旅行、官员的巡视、以及那种古朴而遥远的时代感。它唤起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尊重。
在参观古代遗址或历史博物馆时,我曾多次遇到与亭驿相关的展览,这让我对古代的交通和通信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亭驿”:
古道边,亭驿静, 行人匆匆,岁月长。 一纸文书,千里传, 历史的痕迹,永不消。
想象一下,一座古老的亭驿,周围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远处传来马蹄声和行人的交谈声,这种场景会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设施可能被称为“驿站”或“休息站”,但其功能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亭驿”这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的交通和行政历史,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
2.
【驿】
(形声。从马,睪(yì)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驿,置骑也。 、 、 、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驿。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使驿谒诸王。 、 《后汉书·张衡传》-后数日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