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0:13
词汇“涵义”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涵义”字面意思是指词语、符号或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它强调的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字面意义。
“涵义”一词源自汉语,由“涵”和“义”两个字组成。“涵”原指包容、含蓄,“义”指意义、道理。随着语言的发展,“涵义”逐渐被用来指代深层次的意义。
在**文化中,“涵义”强调的是对事物深层意义的探索和理解,这与儒家文化中重视内在修养和深思熟虑的传统相契合。
“涵义”这个词给人一种深邃、内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事物。它激发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探索欲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常常会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涵义,这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涵义”:
月光洒落,涵义如水,
静谧中藏着无尽的思绪。
每一缕光,都是诗人的笔触,
在夜的画布上,绘出深邃的涵义。
在英语中,“涵义”可以对应为“implication”或“connotation”,它们都强调的是深层次的意义,但在具体用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涵义”这个词对我来说,是理解和表达深层次意义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我在阅读、写作和思考时,更加注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涵义”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升我的表达深度和思考的广度。
1.
【涵】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涵,水泽多也。 、 左思《吴都赋》-涵泳乎其中。 、 《方言》十-涵,沉也。
【组词】
涵碧
浸润;滋润。
【引证】
《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僭始既涵。
【组词】
涵煦、 涵濡、 涵浸、 涵畅、 涵润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