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50:24
唾盂:唾盂是一种古代的卫生用具,主要用于盛放唾液或呕吐物。它通常由陶瓷、金属或木头制成,形状类似于一个小盆或碗。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唾盂有时会被提及,用以描绘特定的场景或环境,如宫廷、客栈或贫民窟。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唾盂已经很少被提及,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考古话题时。
专业领域:在考古学、历史学和博物馆学中,唾盂是一个研究对象,用以了解古代的生活*惯和卫生条件。
同义词:痰盂(主要用于盛放痰液)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花瓶”等装饰性容器相对比。
词源:唾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唾”指唾液,“盂”是一种容器。
演变: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现代卫生设施的发展,唾盂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成为历史和考古研究的对象。
在古代**,唾盂是家庭和公共场所常见的卫生设施。它的存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尽管与现代标准相比,卫生条件较为简陋。
唾盂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和想象。同时,由于其功能与现代卫生观念的差异,也可能引起一些不适感。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展示的古代唾盂,这让我对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生活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唾盂:
在古时的庭院里,
陶瓷的唾盂静静地躺着,
收集着岁月的痕迹,
见证了无数晨昏的交替。
想象一个古代的房间,中央摆放着一个精美的陶瓷唾盂,周围是木制的家具和挂毯。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宁静与简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卫生用具可能被称为“痰盂”或其他名称,但其功能和使用场景可能与**的唾盂相似。
唾盂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唾盂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1.
【唾】
(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唾,口液也。 、 《素问》-脾为涎,肾为唾。 、 唐·杜甫《醉歌行》-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组词】
唾腺、 唾沫星、 唾盂、 唾壶
吐唾沫。
【引证】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顾而唾。
【组词】
唾面、 唾背、 唾脡、 唾涕、 唾掌;唾手;唾玉
2.
【盂】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盂,饮器也。 、 《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 、 《史记·滑稽列传》-操一豚蹄,酒一盂。
【组词】
盂方水方、 钵盂、 痰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