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6:55
词汇“干管”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专业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用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环境和上下文,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干管”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主要的管道”或者“干线管道”,通常用于描述管道系统中的主要输送路径。
在不同的语境下,“干管”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工程领域,它可能指的是供水、供气或排水的干线管道。在生物学中,它可能指的是植物的主要导管,如木质部中的导管。
由于“干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行业的发展相关,需要具体的历史资料来考证。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干管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对于工程师或城市规划者来说,“干管”可能是一个充满责任和技术挑战的词汇。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可能更多地与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保障联系在一起。
由于“干管”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讨论城市基础设施或家庭装修时可能会间接涉及。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干管”比喻为生活中的主要通道或生命的脉络,如“生命之树的干管,输送着希望与梦想的养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管道系统,如同城市的血管;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流水在管道中流动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主要管道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重要性是相似的。
“干管”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在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运作机制。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