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7:34
“牧苑”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放牧的园地或牧场,通常指的是一个专门用于放牧牲畜的区域。在古代,牧苑可能还指皇家或贵族的私人牧场,用于养殖和放牧马匹、牛羊等。
在文学作品中,“牧苑”可能被用来描绘宁静的田园风光,或是表达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农业或畜牧业的专业领域,它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牧苑”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牧”指的是放牧,而“苑”则指的是园地或围起来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牧苑常常与皇室和贵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现代社会,牧苑更多地与农业和畜牧业相关,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
“牧苑”这个词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自由奔跑的牲畜。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居住在乡村或有农场的朋友可能会经常接触到牧苑,体验放牧的乐趣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的牧苑,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
想象一片广阔的牧苑,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听到远处牧羊人的笛声,这样的场景能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asture”或“ranch”,它们也有放牧地的意思,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牧苑”这个词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出现,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度和文化背景。
1.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
2.
【苑】
(形声。从艸,夗(yuàn)声。本义: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后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苑,所以养禽兽囿也。 、 《三苍》-养牛马林木曰苑。 、 《字林》-有垣曰苑。 、 左思《吴都赋》。刘注:“有木曰苑。”-值林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