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6:08
更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改变名称或命名。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用于描述个人、组织、产品或地点等从一个名称变为另一个名称的过程。
更名一词源于汉语,由“更”和“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更”有改变、替换的意思,“名”则指名称或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更名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更名可能与**仪式或成年礼相关,而在商业领域,更名可能是为了品牌重塑或市场扩张。
更名可能引发人们对变化、成长和适应的联想。它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对过去的告别,带来希望和期待,也可能伴随着不确定性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更名可能发生在婚姻、移民或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例如,一个人在结婚后可能会选择采用配偶的姓氏,或者在移民到新的国家后选择一个更容易被当地人接受的名字。
在诗歌中,更名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转变:
晨曦初现,旧名消散,
新名如露,润泽心田。
岁月流转,更名不止,
生命之歌,永续向前。
更名可能让人联想到更换招牌的场景,或者听到宣布新名称的正式声明。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旧的标志被移除,一个新的标志被安装。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更名的过程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更名可能与个人自由和表达自我有关,而在某些亚洲文化中,更名可能与尊重传统和家族荣誉有关。
更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行为,还承载了变化、成长和适应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转变。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