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5:30
更张(gēng z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调整琴弦,使其音调准确。基本含义引申为改变方针、政策或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或达到更好的效果。
更张一词源于古代对乐器调音的动作,后来逐渐引申为任何形式的调整或改变。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更张来比喻政治或社会变革的例子。
在**传统文化中,更张常与“变通”、“适应”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更张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创新和进步。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勇于改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个人生活中,更张可以应用于学方法的调整、工作策略的改变或是生活惯的优化。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在发现传统学方法不再有效后,决定更张其学策略,采用更高效的方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琴,需不时更张,方能奏出和谐之音。”
想象一位音乐家在调整琴弦,每一次更张都带来音符的微妙变化,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让人感受到更张带来的积极变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ne up”或“adapt”,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涉及到调整和适应的概念。
更张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指示物理上的调整,更象征着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更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不断进步。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