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0:11
词汇“吟断”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吟”通常指的是吟咏、吟诵,即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断”则意味着中断、断裂或结束。因此,“吟断”可以理解为吟咏的中断或结束。
“吟断”的字面意思是指吟咏的过程中突然中断或结束。
由于“吟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常见。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诗人在吟咏时情感的突然中断,或者诗歌本身的突然结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情感色彩。
由于“吟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吟”和“断”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文学或情感意义。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吟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常与诗歌创作和欣赏相关。因此,“吟断”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象征意义。
“吟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突然的、不可预料的情感中断,可能带有悲伤、遗憾或深沉的情感色彩。
由于“吟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吟断”来表达一种突然的情感中断或诗歌的突然结束,增加作品的深度和情感色彩。
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旋律在高潮时突然中断,带来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由于“吟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吟断”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吟,呻也。 、 《苍颉篇》-吟,叹也。 、 《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呿吟至微。 、 《战国策·楚策》-昼吟宵哭。 、 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组词】
吟呻、 吟啸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