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0:11
“专访”是指对某个人物或团体进行深入的、专门的采访,通常涉及一系列预先准备好的问题,目的是获取详细的信息、观点或者故事。这种采访形式常见于新闻报道、杂志文章或电视节目,旨在提供比普通新闻报道更深入的内容。
“专访”一词源于中文,由“专”和“访”两个字组成。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专访的形式也从传统的纸媒扩展到了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
在和的社会环境中,“专访”是公众了解不同观点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它也反映了社会对深度报道和个性化内容的需求。
“专访”往往让人联想到深入、真实和权威。它能够提供比普通新闻更丰富的信息,有时也能揭示被访者的真实性格和思想。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次对本地艺术家的专访,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准备问题和倾听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专访”比喻为心灵的对话,如:“在这寂静的夜晚,我与自己的灵魂进行了一次专访。”
想象一个安静的房间,灯光柔和,摄像机对准坐在沙发上的被访者,这种场景往往与“专访”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专访”可以对应为“exclusive interview”或“in-depth interview”,在不同文化中,这种形式的采访都受到重视,但其呈现方式和受众可能有所不同。
“专访”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它不仅提供了深入的内容,也是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如何进行和理解专访是提升沟通技能的关键。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訪,泛谋也。 、 《尔雅》-訪,谋也。 、 《书·洪范》-王访于箕子。 、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 《周礼·内史》-受纳访 、 《国语·楚语》-使访物官。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组词】
访断、 访覃、 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