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3:54
“幽崖”一词由“幽”和“崖”两个字组成。其中,“幽”通常指深邃、隐秘或昏暗,而“崖”则指陡峭的山边或悬崖。因此,“幽崖”字面意思是指深邃、隐秘的悬崖或陡峭的山边。
在文学中,“幽崖”常用来描绘一种神秘、险峻或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观,如古诗中的“幽崖独听风”。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或探险经历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地理学中,“幽崖”可能指特定的地质结构或地形特征。
同义词:
反义词:
“幽”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昏暗、隐秘。“崖”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为山边或陡峭的岩壁。两者结合形成的“幽崖”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用以描绘深邃、险峻的自然景观。
在**传统文化中,“幽崖”常被赋予一种超然、隐逸的意境,如古代文人常以“幽崖”为背景,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探险或户外活动的场景。
“幽崖”一词给人以深邃、神秘和险峻的联想,常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孤独、凄凉或壮美的感受。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遇到一片幽崖,那里的风景壮丽而神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幽崖之上,风声如诉, 星辰之下,孤影独步。 深谷幽幽,回声不绝, 心中所向,何处是归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陡峭的岩壁,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空灵、悠扬的旋律,如古筝或笛子的音乐,来增强“幽崖”带来的神秘和宁静感。
在英语中,“幽崖”可以对应为“gloomy cliff”或“shadowy precipice”,但这些表达可能不如“幽崖”在中文中那样富有诗意和意境。
通过对“幽崖”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自然景观描述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崖】
(形声。从山,厓(yá)声。本义:岸;水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崖,高边也。 、 《说文句读》-崖,岸。高边也。…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 、 《荀子·劝学》-渊生珠而崖不枯。 、 《尔雅·释丘》。按:“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望厓洒而高岸。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伯有廷劳于黄崖。 、 《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 《庄子·山水》-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 宋·沈括《梦溪笔谈》-穹崖巨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履登崖。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 《徐霞客游记》-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组词】
崖谷、 崖口、 崖垠、 崖畔、 崖岭、 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