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48
古代为儿童所束的葡萄形的发髻。
1.
【蒲】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蒲,水草也。可以作席。 、 《诗·陈风·泽陂》-有蒲与荷。 、 《周礼·泽虞》。注:“以为席。”-共其苇蒲之事。 、 《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男执蒲璧。
【组词】
蒲甸儿、 蒲柳、 蒲草毛窝、 蒲鞭示辱、 蒲帆
2.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3.
【髻】
(形声。从髟(biāo),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陌上桑》-头上倭堕髻。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 清·袁枚《祭妹文》-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
【组词】
髻珠、 髻丫、 髻根、 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