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59:04
注记(zhù j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书籍、文件或其他材料上做的标记或笔记,用以记录想法、解释内容或提醒重要信息。它通常是指在阅读或研究过程中为了帮助记忆或理解而做的简短记录。
注记一词源自汉语,由“注”和“记”两个字组成。其中,“注”有注释、解释的意思,“记”有记录、记忆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注记常用于指对经典文献的解释和补充。
在*传统文化中,注记是一种重要的学方法,尤其在儒家经典的学*中,注记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和传承经典文献。在现代社会,注记仍然是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承的重要工具。
注记这个词给人一种专注和细致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在安静的图书馆中,一个人认真地阅读和记录的场景。这种联想带有一种学*和探索的积极情感。
在我的学过程中,注记是我常用的学方法之一。例如,在阅读专业书籍时,我会在关键概念旁边做注记,以便在复*时快速回顾重要内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注记”: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轻轻划过,
每一页书,都是我心灵的注记。
思想的火花,在字里行间跳跃,
每一笔注记,都是我智慧的痕迹。
视觉联想:想象一本书的页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字,这些就是注记。 听觉联想:想象在安静的图书馆中,笔尖轻轻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这是在做注记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注记”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nnotation”或“marginalia”。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指在文本边缘或旁边添加的注释或笔记。
注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通过对“注记”的深入学,我更加意识到在学和研究中做好笔记的重要性。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