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1:39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星名。
1. 【谒】 -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谒,白也。 、 《尔雅》-谒,告也。 、 《仪礼·觐礼》-摈者谒诸天子。 、 《礼记·曲礼》-能典谒矣。 、 《左传·隐公十一年》-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 、 《国语·晋语》-不谒而归。 、 《战国策》-臣请谒其故。 【组词】 谒急、 谒言
2. 【者】 -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