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1: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3:27
始终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始”和“终”。字面意思分别是“开始”和“结束”。结合起来,始终 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的整个过程或持续的时间。
始终 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始终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始”和“终”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并且含义相对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 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持其原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含义。
在文化中,始终** 常常与坚持和恒心联系在一起,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致的态度和行为。这种观念在教育、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都有所体现。
始终 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品质,这些品质在社会中通常被视为积极的。
在个人生活中,始终 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项爱好或工作的持续热情和投入。例如,一个人可能始终对摄影充满热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
诗歌: 始终如一的爱, 穿越时间的河流, 不曾改变,不曾褪色。
故事: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从未动摇。
视觉:想象一条直线,从起点到终点,没有任何中断,这可以代表始终。
听觉:一首连续不断的音乐,没有停顿,可以象征始终的连续性。
在英语中,始终 可以对应为 "always" 或 "consistently",它们在含义上相似,都强调持续性和一致性。
始终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还体现了坚持和恒心的品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始终 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始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1.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
2.
【终】
(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终,絿丝也。 、 《睡虎地秦墓竹简》-旋终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