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47
欣忭(xīn b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词,意指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的内心情感状态,表达一种强烈的快乐和满足感。
在文学作品中,欣忭常用于描绘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喜悦心情,如获得成功、重逢亲人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因为其较为文雅和书面化。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评论中,欣忭可以用来精确描述情感状态。
同义词中,喜悦和高兴更为常用,而欣忭则显得更为文雅和书面化。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欣忭完全相反的情感状态。
欣忭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有所减少,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其身影。这个词语的演变反映了汉语词汇从古至今的变迁。
在文化中,欣忭**常与节日、庆典等喜庆场合相关联,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表达欣忭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欣忭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暖和光明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日子和人们的笑脸。这种情感反应影响了我对积极情绪的表达和感知。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每当我在重要的考试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我都会感到欣忭。这种情感成为了我努力和坚持的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欣忭:
春风拂面,花开欣忭, 笑语盈盈,心随风转。
欣忭让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欢快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词语的情感色彩。
在英语中,欣忭可以对应于"elation"或"exultation",这些词汇同样表达了极度的喜悦和兴奋。
欣忭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正式文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1.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2.
【忭】
喜乐的样子。
【引证】
苏轼《喜雨亭记》-农夫相与忭于野。
【组词】
忭跃、 忭忻、 忭幸、 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