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3:09
欣喜:形容词,表示非常高兴、愉快的心情。字面意思是由“欣”(高兴)和“喜”(喜悦)两个字组成,合起来表示心情愉悦、充满喜悦的状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欣喜”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喜悦情感,如“她听到好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欣喜”可以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如“我欣喜地发现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情感研究中,“欣喜”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
同义词:高兴、喜悦、愉快、欢喜
反义词:悲伤、忧愁、沮丧、痛苦
“欣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表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在文化中,“欣喜”常与节日、庆典或重要的人生(如婚礼、生日)相关联,表达一种集体或个人的欢乐和满足感。
“欣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阳光、花朵和欢笑。这种情感可以激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增强社交互动中的正面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值得庆祝的时刻,如考试成功、工作晋升或是与亲友团聚,我都会感到欣喜。这种情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动力,提醒我珍惜每一个快乐的瞬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欣喜”:
欣喜如春日初绽的花朵, 在心田轻轻摇曳, 每一瓣都承载着希望的光芒。
视觉上,“欣喜”可能让人联想到明亮的色彩,如阳光下的金色或鲜艳的红色。听觉上,它可能与欢快的音乐或笑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欣喜”可以对应为“elation”或“joy”,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积极情绪。
通过对“欣喜”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表达积极情感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词汇,也帮助我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传达我的喜悦和满足。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类词汇,以增强我的语言表现力。
1.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2.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