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09:40
引水权:指的是个人、组织或国家对特定水源的使用权,通常涉及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中引取水资源的权利。这种权利可能受到法律、规章或传统习惯的约束。
引水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引水权逐渐成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涉及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张的国家,引水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生活用水,因此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引水权可能引发人们对资源争夺、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思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干旱、水资源短缺和地区冲突等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引水权可能涉及对家庭用水的管理,例如在干旱季节合理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在诗歌中,引水权可以被用作隐喻,代表对生命之源的掌控和珍惜:
引水权,生命之泉,
流淌在干涸的心田。
珍惜每一滴,
滋养希望的花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干旱的土地上,人们为了引水权而努力工作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旋律,象征水流的平静和生命的延续。
在不同文化中,引水权的概念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沙漠地区,引水权可能更加重要,而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一概念可能不太突出。
引水权是一个涉及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概念。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引水权提醒我们要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