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45:06
捷足先得 的字面意思是“脚步快的人先得到”,比喻行动迅速的人能够抢先获得机会或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速度和效率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捷足先得 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捷足者先登。”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成语,强调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捷足先得体现了竞争和效率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快速行动,抓住机遇。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和胜利。它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畏竞争。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创业比赛,由于我们团队捷足先得,提前准备并迅速行动,最终赢得了比赛。
诗歌: 捷足先得,春风得意, 一步领先,万步跟随。 机遇在前,不待人迟, 快马加鞭,勇往直前。
视觉:想象一个员在赛道上领先,观众欢呼的场景。 听觉**:听到赛跑起跑的枪声,随后是观众的加油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强调早起的人能抓住机会,与捷足先得有相似的含义。
捷足先得 这个成语强调了速度和效率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文化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鼓励我快速行动,抓住机遇。
尚炯笑着说:“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
1.
【捷】
(形声。从手,疌(jié)声。本义:战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捷,猎也。军获得也。 、 《谷梁传》-军得曰捷。 、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2.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
3.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4.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