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7:16
“泪脸”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脸上带有泪水的面孔,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悲伤、痛苦或感动而流泪的表情。
在文学作品中,“泪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情感,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刚刚哭过的样子。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表演艺术中,“泪脸”可能被用来分析情感表达或演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泪脸”强调的是整个面部的表情,而“泪眼”更侧重于眼睛的部分。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状态。
“泪脸”这个词由“泪”和“脸”两个字组成,其中“泪”指的是眼泪,“脸”指的是人的面部。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流泪被视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悲伤或感动的时刻。因此,“泪脸”在各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中都有着普遍的共鸣。
“泪脸”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悲伤、失落或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能够唤起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可能引发对个人经历的回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看到朋友因为亲人的去世而泪脸,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泪脸”这个词所承载的情感重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泪脸”:
月光下,她的泪脸闪烁,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诉说着无声的哀愁。
看到“泪脸”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电影场景,听到柔和的钢琴曲,这些都能增强对“泪脸”情感的体验。
在英语中,“tear-stained face”或“weeping face”可以对应“泪脸”。不同语言中对流泪表情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情感的共鸣是普遍的。
“泪脸”这个词汇在表达情感深度和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能够唤起共鸣和情感反应的符号。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情感力量。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